
Music Fusion成立二十週年紀念音樂會
前言
2004年香港剛經歷完「沙士」,百業蕭條,但我和兩位好友Kevin和Joseph卻覺得是創業的好時機,所以毅然決定來青衣開業,創辦「樂融音樂藝術中心-Music Fusion」(簡稱M F )!
樂融其實有多重意思,而我們的初心是希望透過「音樂」而令大家「樂也融融」!MF堅信透過學習和欣賞不同的音樂,必會得到心靈的滿足和快樂;所以我們也非常鼓勵學員「以音會友」,讓這份快樂傳揚開去!
推而廣之,MF更希望透過「音樂」能作更大的「融合」;例如不同樂器的融合,和而不同地奏出動人的音樂;而放眼看遠,亦可透過音樂和不同的機構合作,例如2005年我們成立了「樂融音樂義工隊」,透過音樂去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、而2006年又舉辦了「樂融音樂營」,成功把音樂和運動結合起來、至於2018年更和管弦樂團舉辦了Crossover音樂會,藉此讓不同文化和領域的學員互相交流從而擴闊視野!
今年2024年,MF正式踏入第二十個年頭,這些年來,我們見證了不少學員的成長;有從幼稚園到大學畢業的,有些更由中學生到現在為人父母,看到他們不斷成長卻仍然一直熱愛音樂,我想這就是我們堅持發展音樂教育的最大原動力!
為何要舉辦音樂會
「要舉辦一個音樂會已經不是易事,而要舉辦一個共融的學生音樂會更是難上加難!」
坊間的學生音樂會為了簡化流程,大多數以學生獨奏形式舉行,變相家長只會着重自己子女的表演,而學生之間亦缺乏交流,總括而言,整個音樂會的完整性亦大受影響!
MF有見及此,希望每一次音樂會都可以凝聚不同的學員以及多樣化的樂器在一起,大家樂也融融地演奏一些有教育意義又不乏趣味的主題音樂。
今次音樂會以八九十年代的粵語兒歌為主題,其實亦是MF 十年前舉辦的「2010年集體回憶音樂會」的延續。八九十年代正是粵語兒歌的鼎盛時期,很多創作、編曲和作詞都是由著名的音樂人,包括顧嘉煇先生,黃霑先生,鄭國江先生,黎小田先生,林夕先生及趙增熹先生等名師們編制,亦成就了香港粵語兒歌這個寶庫。但隨着時代洗禮,很多兒歌已被逐漸遺忘,現今小朋友甚至沒有兒歌的概念,故MF希望透過舉辦音樂會從而把這些被人遺忘的優美音樂繼續傳承下去;更希望透過「融合」不同的樂曲、樂器、樂手而令演出者和聽衆同樣感到「融洽」愉快!
何謂大手牽小手?
MF藉着「大手牽小手」的理念,希望透過不同的演出組合,讓較有資歷的MF學員、老師、甚或是父母和家庭成員帶領年幼的學員演出,從而讓他們更快樂更自信地享受音樂的舞台!
「大哥哥大姐姐合奏」-MF成立了二十年,當中舉辦過無數大大小小的音樂會和表演,目的除了讓學生增加演奏機會,更希望一些表演經驗豐富的學員,能充當大哥哥大姐姐的角色身體力行地分享演出經驗和心得,好讓新成員能更享受和自信地在台上發揮,一同攜手奏出動人的樂章!
「老師帶領合奏」 - 由老師親自帶領學員,讓他們更放心演出,並樂意接受更大的挑戰,從而可以演出一些程度較難的樂章!
「家庭成員合奏」 - 音樂無分年齡,很多熱愛音樂的家長也希望和子女同台演出,以身教方式令子女更願意練習和學習音樂,並一同創造舞台上的美好回憶!
作曲與編曲的定義
「作曲和編曲是音樂中兩個不同但密切相關的概念。 作曲是指創作音樂作品的過程,包括創造樂曲的旋律、和聲、節奏和結構等元素。作曲家通常會從無到有地創作新的音樂作品,表達特定的情感、故事或意念。 編曲是指將現有的音樂作品重新安排或修改,以創造新的版本或呈現方式。透過編曲,音樂可以被重新詮釋,並且可以根據不同的風格或樂器進行改編。 總括來說,作曲涉及創作全新的音樂作品,而編曲則是在現有音樂基礎上進行重新編排或修改。兩者都是音樂創作過程中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部分,各自有著獨特的藝術價值和技術要求。 是次音樂會的所有演出兒歌曲目,將會由林sir根據不同樂器和學員不同程度進行重新編曲。
合奏的意義
樂器的種類包羅萬有,而每一種樂器都有其特性,如果可以適當地編排不同的樂器融入音樂中,必定可以大大地增強音樂的張力,讓音樂活起來,表現更加完整。
另外學員可透過合奏進行音樂上的交流,彼此認識不同樂器的特質,從而得到寶貴的經驗。
Victor Lam
20/12/2024